隨著國家“雙碳”目標的深入推進,新能源在電力系統(tǒng)中所占比例持續(xù)增加,煤電機組深調也在不斷刷新著記錄,31%、25%、20%、15%、9%,但這依舊未能達到國家層面的相關規(guī)定。
就現階段及以后我國電力系統(tǒng)而言,煤電深調情況關系著電網的安全運行以及電力供應的穩(wěn)定性,那么我國煤電深調現狀如何呢?
何為煤電深調
“深度調峰”就是受電網負荷峰谷差較大影響,導致各火電廠降出力,發(fā)電機組超過基本調峰范圍進行調峰的一種運行方式,即煤電機組的鍋爐最低穩(wěn)燃能力達到的比例。
一般深度調峰的負荷率多為40%-30%。假設一臺100萬千瓦的煤電機組,在某一時刻發(fā)電量從100萬千瓦降至40萬千瓦,那么這時機組負荷為40萬千瓦、調峰能力是60萬千瓦,即負荷率為40%、調峰深度為60%。
機組調峰前后數據的變化反映了調峰的“深度”。當然,除了40%負荷調峰,還可以進行30%負荷調峰,甚至20%負荷的深度調峰。調峰的數值越小,深度調峰的難度也就越大。
在規(guī)定時間內,火電機組能夠安全、平穩(wěn)、高效地升降負荷,且降至的負荷越低說明機組的深度調峰能力越強!凹夥屙數蒙稀⒌凸葔旱孟隆,這就是深度調峰最強機組。
調峰是電力輔助服務的品種之一,好比商家為方便用戶獲取新鮮食材對生鮮進行充氮保鮮、加冰儲運、送貨上門,和其他輔助服務共同充當著電力系統(tǒng)的“穩(wěn)定器”“調節(jié)器”“平衡器”的角色。
為何需要煤電深調
深度調峰的目的在于平抑新能源隨機波動、出力不均的特性。當新能源在電網中的比例逐漸擴大時,電力系統(tǒng)對調峰電源容量的需求增大。
受資源稟賦等因素限制,煤電是我國當前調峰輔助服務的“主力軍”。與新能源等電源相比,煤電機組可通過改變出力工況來適應負荷變化,盡可能減少出力,承擔為高速增長的非化石能源發(fā)電深度調峰和備用等功能。
目前,全國煤電基本都參與深調。雖然部分企業(yè)參與的積極性并不高,但更無奈的是,如果不參與很可能“顆粒無收”。煤電單純以發(fā)電為主的傳統(tǒng)經營模式難以為繼,“賣電、賣熱、賣服務”已經成為共識,調峰輔助服務收益將逐漸成為煤電新的利潤增長點,煤電機組深度調峰運行將成為常態(tài)。
煤電深調現狀
縱使我國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潔煤電體系,煤電機組整體水平在世界領先,但“能上能下”的靈活性仍然存在較大發(fā)展空間。
截至2023年底,中國發(fā)電裝機容量29.2億千瓦,其中靈活性電源裝機容量約為4.96億千瓦,占比明顯偏低,而這一部分主要是煤電。
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(fā)布《中國的能源轉型》白皮書指出,截至2023年底,50%以上煤電機組具備深度調峰能力。
國家發(fā)改委、國家能源局2021年發(fā)布的《關于開展全國煤電機組改造升級的通知》提到,新建、現役機組“純凝工況調峰最小發(fā)電出力達到35%額定負荷”。
《"十四五"現代能源體系規(guī)劃》明確提出,到2025年,靈活調節(jié)電源占比達到24%左右。
煤電深調難點
現階段,煤電參與深調的意愿不足,究其根本是因為煤電機組頻繁啟動及大范圍負荷變動,機組需承受大幅度的溫度變化,導致關鍵零部件疲勞損傷;低負荷運行時的能耗較高、經濟性較差,排放的污染物遠高于基本負荷運行時的排放量。在這種工況下,機組壽命和燃料損耗同步增多,直接影響機組運行的安全性、環(huán)保性和經濟性。
深度調峰意味著電廠降低出力,發(fā)電機組低于基本調峰范圍。需要煤電機組頻繁快速變負荷,甚至快速啟停,易產生鍋爐爐膛應力變形,分離器等厚壁容器、發(fā)電機及主管道性能劣化,汽輪機被腐蝕等,造成發(fā)電機組主設備故障及安全風險。
我國推進煤電機組深度調峰的時間較短,技術、經驗積累不足。尤其是大批亞臨界、超臨界機組,甚至一部分超超臨界機組設計老套,并沒有考慮深度調峰的需要,因此在調峰深度、負荷變化速度、啟動速度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,安全風險和壽命損耗都顯著增加。
此外,隨著機組負荷率的下降,機組發(fā)電標準煤耗先緩慢升高,后迅速升高,在機組負荷率為20%時,相比100%負荷發(fā)電標準煤耗增大達70克/千瓦時以上。在低負荷時鍋爐燃燒狀況若發(fā)生惡化,將對鍋爐的物理燃燒熱損失產生影響,進而影響鍋爐效率,使發(fā)電煤耗進一步升高。
據國網浙江電科院數據,1000兆瓦超超臨界濕冷煤電機組以20%的負荷運行時,供電煤耗為367-385克/千瓦時。在熱力系統(tǒng)與運行邊界條件不發(fā)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,負荷從40%降至20%時,供電煤耗上升了約46克/千瓦時。
江蘇省煤電企業(yè)在接受央視采訪時介紹,目前江蘇省煤機深調至40%-50%之間,報價最高0.6元/千瓦時,煤耗上升約50克/千瓦時,深調至30%-40%之間最高報價1元/千瓦時,煤耗會上升100克/千瓦時。如果按照標煤單價1000元/噸估算,那么深調至40%、30%時,度電成本分別增加0.05元/千瓦時、0.1元/千瓦時。
因此,有機構和業(yè)內人士表示,從發(fā)電側整體層面看,目前輔助服務市場補償機制下,火電深調參與處于“零和游戲”狀態(tài)。
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本網注明"來源:煤炭網www.jgcyb.com 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為"煤炭網www.jgcyb.com "獨家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"來源:煤炭網www.jgcyb.com ",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,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,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,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。
網站技術運營: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、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
總部地址:北京市豐臺區(qū)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
京ICP備18023690號-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